文明创建

跳过导航链接。

班主任座谈会交流

作者:蔡晓兰     发布时间:2012-9-29 点击数:1181

 

今年是第三年担任班主任,谈不上经验,只是一个青年班主任的一些思考,在不断犯错不断修正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          营造学习气氛:

去年高三的教学工作令我感慨颇多,尤其是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当学生脑子里想的都是学习,那么班级卫生、纪律等都会自然规范、良好。我觉得学风正一定会班风正。所以刚接手高一(7)班,我就有意识地浓墨重彩地在全班营造刻苦读书的学习气氛。

当时,正逢奥运会结束,我在班里借题发挥了一段日子。比如菲尔普斯、郭晶晶、刘子歌等的奋斗史;同时,刚开学我基本都是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半进班级,学生看到我站在班级里,就不好意思喧闹、聊天。上个学期,我们班学生比较抓紧学习,一般中午1230后都在讨论题目,我觉得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每天在班级宣传、强化“刻苦学习”一定是起了作用的。而这个学期,中午班级比较闹,反思一下,“学生熟悉”是一个理由,但自己也确实没有在一开学就严抓不懈。

 

二、          学会讲述故事:

我是语老师,经常接触学生剪报,我发现学生喜欢的一般都是选择一个故事,最后一两句话点出主旨。受这个启发,我觉得教育、批评学生也可以选择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自己生气,学生也容易接受。

比如刚开学,为了营造“学习气氛”,我讲拿了8块金牌的菲尔普斯,早上五点开始训练一直到晚上六点,十多年坚持,被队员称为“启明星”;老将郭晶晶,幼年膝盖骨外突,靠父亲两年里每天用力坐在她膝盖上压平。蝶泳冠军刘子歌19岁,没有手机、电脑,但他有了比别人更多的训练时间。

我们的学生不习惯主动问老师问题,学生被动。我也和他们讲故事:有个人卖鱼缸,但无人问津。他就买了好多金鱼并让卖鱼者倒入市中心河流,许多人闻讯打捞,捞到鱼就要买鱼缸——卖鱼者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结果大相径庭。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拿出800万美元买下纽约一块地,然后以一美元卖给联合国来建联合国大楼。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他笑而不答。但不久便理解了,原来他买下了周围大片土地,随着世界各国机构搬进大楼,周围地价暴涨20倍,赚了几十亿。我想让学生知道“主动出击”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人生都是这样。

在谈会场纪律时,我谈谢晋追悼会的混乱;再谈班级卫生时,我说日本整洁的街道;谈感恩时,我交流家长谢绝补助的事情。

其实我是刻意收集了这样的故事,有的是剪报、有的是听到的就记在本子上。这样做也很无奈,因为我自认为我不是很会说的人,以前就经常担心批评学生时说到一半没词了。我非常羡慕、佩服能说会道的老师和很有方法的老师。这两类,我都不属于,我把自己归为“苦口婆心型”,所以就选择了“用故事以理服人”。

 

三、          该出手时就出手:

以前的学生来看我,询问他们对我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有人说:“你的心肠太软了。当年很多规定颁布了最后不了了之。”是的,我总是担心惩罚下去他是否能承受,总是考虑到他一定有理由的。其实想想,公正不就是每个人遵守、对每个人一视同仁吗?学生总要为错误承担责任。上一次带班的心软,就是惨痛的教训。所以,在这个班级,我强调:出现错误,学会承担,学会想找主观原因。不管是谁,处理一视同仁。该出手时就出手。

曾听到过一句话:在班级集体批评要严肃严厉,和学生个别交流要贴心和蔼。对此,我蛮有体会的。班级发生状况,想要批评就一定要尽心准备、酝酿情绪;但自认为处理不好那就先冷处理、旁敲侧击更好。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不可以随意出手。

 

四、          走近学生,多多鼓励:

对学生,多批评还是多表扬?这个问题,曾困扰我许久。作为老师,我发现自己经常发现学生的缺点;有时看到闪光点还不敢表扬,怕他翘尾巴。于是在家里也习惯于挑毛病。我记得老师在《我的教学生涯》里就写到:本是天真烂漫的女孩子一旦当了老师,没过几天,开口就是训斥性语言;家里一旦有了这样一位老师,家庭便没有了生活情趣,小小空间回荡着“教师腔”。为了自己好,我要善于发现优点,要多表扬——可是这样行吗?

去年听步根海讲座,他说:“初中的孩子,学不好是不要学;高中的孩子学不好是不会学。”这学期刘平老师担任我们班物理,每一次问班级情况,她总是说:“很好啊。多多鼓励他们。”听了这话,我很高兴,对班级的认可就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她的表扬激起了我的工作动力。所以我想我也要学会表扬。比如,班级大扫除,有人开溜,我看到了我生气,但我试着在全班表扬每一个参加劳动的同学;有人作业乱写,我就隆重表扬整洁认真的;有人在周记里写不想拖小组后退,在暗暗努力,我就全班朗读,大加赞扬。我觉得这样做蛮好的,多说正面的、榜样的,让大家知道该怎样做;同时自己心情愉悦,学会称赞别人。

班主任和学生感情深厚,因为我们与他们接触的多,走的比较近。我现在有个小得意的做法是我和许多同学以短信的方式交流。这个做法也是受学生启发。上学期我班一个女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我发生争执。下班后,我收到他的短信:“老师,回家路上我想想今天我说话很冲,有点过分。对不起。只是我真的不想参加。”当时我的心里很温暖,第二天在班级声情并茂说了这个事;没想到过几天又收到另一位同学的:“老师,这几天你不开心吧。班级男生是有些乱。昨晚我看到一篇文章:每天吃晚饭出去走走,对身体好。今夜挺凉爽,愿老师出去走走,明天神清气爽。”收到这样的短信,是老师最大的幸福,第二天我在班里讲了,因为我想称颂这种善良的举动,也想宣传短信交流的方式。短信交流,弥补了没时间交流,也不会言辞激烈,反倒是比较温馨。在我觉得开展工作有困难时,我也会主动给学生发短信,从来没有学生拒绝这种方式的。

我们办公室张筠老师与学生关系都很好,他曾教我一个方法,我也觉得很好使。小组内部发生矛盾,影响合作学习,老师可以和小组成员坐在一起,大家来说说身边同伴的优点,再由本人说说自己的不足。

 

五、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班实施了一个学期,我觉得有些做法挺好的。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开始,我就动员: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生存在社会上,必须依赖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与他人交往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比我好的,我能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比我差的,我帮助他,内心是多么喜悦;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学习伙伴,都是我的合作者。

全班六组,每组六人。每人负责本小组的一门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其他)。这样每个人都是课代表,那么对于他而言,至少这门学科他要认真学好,这样才有能力帮助小组同伴。这种分工的好处挺多的,比如早晨收作业每人收一科速度明显加快了;任何一位老师布置任务后每个小组都有管理者;组员在学习上遇到任何学科的问题都可以立刻找到询问对象。大家分工又协作,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体会着、书写着“我很重要”。

根据学校规章制度,结合学习生活各环节,我们班制定了《班级常规评分细则》。评分项目主要是纪律、卫生、集体活动、作业、课堂和考试检测。每一项都制定了相应的表格,并有专人负责每天记录。既然是合作学习,在打分时就落实到第几小组,而非某某同学;这样就促使大家意识到:一个人的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小组大家的好才是真正的好。我发现同伴督促、同伴互助的力量是强大的,甚至是胜老师和家长的千言万语。老师也可以抓住这些机会说些“挑拨离间”的话,激起他们的战斗欲望。为了弥补客观分数的缺陷,月月评比开展“班级之星”(最佳小组)、“小组之星”(最佳组员),并以“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学习进步”等作为月主题。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期间,班级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总结一下它带来的好处:

第一,便于班级管理。老师牢牢抓住负责人,负责人管理好小组组员,老师—负责人—组员阶梯式三层管理,可以为老师省下不少精力,譬如上课纪律、作业订正等问题可以交于每组的负责人处理,也能培养一批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第二,同伴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可以减少后进生,尤其对高一这样的起始年级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可以避免许多“师生对立”的情况,一旦预见到可能发生“对立”,可以利用高中生渴望同伴认同的心理,先把问题交给小组处理。

第三,全班每个学生都被重视,每个人的价值都可以得到体现。在以前班级管理中,乖巧但成绩中流的学生总是成为老师无法顾及到的一群人,他们也需要关注,可班主任往往有心无力;有些同学成绩不好,但他乐于助人、经常为班级做好事,该以怎样的方式认同、鼓励呢?这些曾困扰许久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得以解决。大家围坐一桌,荣辱与共,每个人都被他人关注着,也对他人影响着,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份“举足轻重”恐怕只有在小组合作模式中才能得到。

第四,同学之间由过去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也从指向个人转为团体。从残酷孤独的个人竞争走向互助共赢,学生会自觉迸发“我不能拖后腿”的意识,使学习变成“我要学”。同时,在过程中收获的合作、分享的时代精神,一定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我大半年来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很多是对前面担任班主任的做法的改进。我在想,等到我第五年、十年担任班主任时,一定又有对今天的否定。所以,我在办公室问老师:“大家会不会觉得我说得很幼稚?”不管怎样,谢谢大家耐心地听讲。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368;累计访问人数:1455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