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跳过导航链接。

做学生的知心人——优秀活动案例

作者:杨思     发布时间:2012-9-29 点击数:1365

“优秀活动案例”申报表

 

单位名称(党支部盖章):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党总支                     

联系人:王卫兵              联系电话:68310830

活动概述

近几年,社会多元发展,学生的身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有着令人兴奋的地方,比如接受新事物能力非常强,兴趣广泛、见识广博,注重形象等。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习惯了家中的特殊待遇,因此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又脆弱,独立能力弱,加上几乎每天与电视、手机、网络为友,他们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他们心底的孤独、恐惧比起以往的十五六岁要浓重的多。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创设的情境中, 为其提供情绪释放的空间 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乐观生活, 关注其心理健康,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让他们兴趣盎然地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活化思维的空间,进而激发出富生活的热情来。

一、 学会聆听是迅速走进学生心灵的前提条件

一位哲人在评价方法时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思索”,学会聆听是进行情感交流,创造平等、尊重、和谐环境的沟通环境。心理学专家罗杰斯认为,辅导过程中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事者才能充分运用自己的资源挖掘潜能。

学会聆听是尊重学生的话语表达权,做到开诚布公,让她感到放松温暖,尽一切可能为她创造温馨而情意融融的环境。如果学生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不愿与老师开诚相见,任何教育的效果都是会打折扣的。认真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及时地调整个人的谈话策略,用关怀的动作和温和的语言舒缓情绪,尽可能地让她进入一种放松的环境,敞开心灵,而这种平等互助的朋友关系更能感染一颗渴望被人关爱的心灵。

二、 自信训练有助于学生走出低谷,重塑自我

著名教育学家诺尔特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因此,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是教师具备的一双慧眼,一点一点挖掘其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出低谷,重塑自我。

自信是学生学业成功、人际及环境适应良好的重要因素,一般源于对自我的肯定与欣赏,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欣赏。因此,借教师的引导,回忆以往的成功体验,运用正强化法,通过心理互通强化其良好行为,在情绪发作时尽量采用冷处理,事后进行耐心的教育和辅导,让学生树立自己短期的努力目标和长期的奋斗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每一个努力的过程,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战胜自我的成功者。

、培养责任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马卡连柯曾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感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远不是天生的,而是锻炼出来的。十六七岁的学生,有时会忧心忡忡,不知所措;有时又神经紧张,冲动易怒;有时还漠不关心,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无论何种情绪的外在反应,实际上折射出其缺乏对个人情绪管理的责任心,放任个人情绪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有无法估量的负面效果。

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特长,如参加演讲比赛、组织朗诵活动、参与广播台播放节目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人际交往中学会“行在知前”,做事三思而后行,多考虑不同的处理方法可能导致的后果,唤醒他们自己的感知感悟,用实际的生活体验培养她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三心二意”形成长效的鼓励机制

爱心、细心、耐心是触及心灵的教育,只有接近他们,从心底把他们当做朋友,让学生敞开心扉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了解一个人实际上是创造了那个人。”用细致入微的每一次关心的问候,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馨的话语,从细节做起,不厌其烦,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完成教育的任务,达到育人的目的。

情意是工作的催化剂,情感是互动的,每一位学生都希望他们的老师是一位知情达理的老师,可以谈谈生活,说说烦恼,分担痛苦,交流喜悦;新意是工作的润滑剂,在师生的相处中,能够及时地给予人生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因利势导,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最大限度发挥其特长和创造力。

学期结束的时候,陈敏老师收到了小夕同学的一张贺卡,上面这样写道:“我是很喜欢语文的,也是很想老师成为朋友的,有一个能说心里话的老师,我觉得是幸运的。谢谢老师的倾听,把心里话说出来真的好受很多,希望老师可以相信我,相信那种力量,也许它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收到这张卡时,老师十分感动。老师把她“关爱学生”事例撰写成文,在学校开展“做学生之心人”案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重视方法,讲求智慧,注意艺术,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满足学生的需要,给予孩子自我选择的空间,自我修正的时间,自己进步的主动性,这样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家刘再复认为:“教育的第一目的不是培养职业的技能、生存的技能,而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在不同情景中更好地实现对每个生命个体的眷顾,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和教学规律,符合教育的“第一目的”,师生相处需要长久的关注,其效果也需要时间来考验,但从本人的实践来看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附:陈敏老师案例

 

2011913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2610;累计访问人数:145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