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跳过导航链接。

做学生的知心人案例——扬起爱的风帆

作者:吴醒     发布时间:2012-9-29 点击数:1116

扬起爱的风帆

——做学生的知心人活动心理教育案例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张浩,男,16岁。

 二、家庭情况:

     该生的父亲经商,母亲是有工作的上层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张浩平时住校,母亲常期在外工作,每个周末回家。平时张浩与父母亲接触的时间较少,但家庭对孩子要求特别严,也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每次一家人团聚时父母总免不了唠叨张浩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总是批评他身上的缺点。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就是一顿痛骂,久而久之,本来就与父母接触很少的张浩干脆不愿回家。他觉得自己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又背负很大的学习压力。看到其他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可以与父母一起旅游,一起吃饭,回到家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就更加怨恨自己的父母。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也比较自觉,但是性格孤僻,喜欢我行我素,不愿和其他同学接触,也不愿帮助他人,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生活态度悲观,逃避责任,对周围的事物容易产生抱怨和不满,时常对其他同学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

     记得有一次我找到他对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吗?他却说:“我没感觉到。”我又问他“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他说“上网,打游戏。”“以后想学什么专业?”“随便。”

四、原因分析:

由于张浩从很小就不经常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他不仅缺乏亲情的呵护和关爱,还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当一个人没有感受到被爱时他也不懂如何去爱别人;当一个人感觉自己没能被人接纳时,他也很难去接纳和宽容别人。他的内心象是一片荒瘠的土地,没有施上爱的肥料,没有栽种希望的种子。虽然他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但每一次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对他的失望和指责。

作为张浩的父母总希望自己孩子能出类拔萃,在各方面都要求严格,但由于平时不经常在一起,一旦见了面便急于希望能在短时间里解决在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他们忘记自己的孩子更需要的是什么。

     在孩子缺乏肯定、被接纳的感受下对其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病态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鼓励和指导他们的行为和习惯,碰到问题不是横加指责而是帮助他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也愿意和他人合作。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首先与该同学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他的情况和想法后,开始对他的兴趣加以重视。我看到他的选修课程是模型课。

2、接下来我与家长沟通,把张浩的愿望告诉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现状的教育方法,希望家长能给与积极配合。    

3、我查出该学生的生日是521,在生日那天我送他一本书并祝他生日快乐。当天他也收到父母的生日祝福。

4、改善同学关系。在讨论合作课上,我鼓励他担任组长。教会他不仅要分配组员任务还要协调组员之间的关系,让他知道要让别的同学听从你,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碰到同学有困难,你应该主动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他建立起的合作意识,教会他与人沟通的技巧。碰到问题,让他允许别人说出自己的见解,告诉他要多方面接纳别人的意见,不要总有怨言。

     5、要学会感激。到了母亲节,我在班级组织了“送给父母的一句话”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张浩很积极地准备了一张母亲节卡片,我想他一定写下了自己内心一直想对母亲说的话。相信他已经懂得母亲也需要他的关爱和祝福。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能够接纳父母的善意批评和教育。作业能按时完成,对待老师比以前热情有礼貌。

                                                        吴醒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358;累计访问人数:1455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