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跳过导航链接。

做学生的知心人案例——了解谎言背后的心理原因

作者:项科     发布时间:2012-10-8 点击数:1244

了解谎言背后的心理原因

——做学生的知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案例

 

 

案例背景

我这次担任班主任,是学校的一个特殊安排。因为高一1班的班主任身体的特殊情况,我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接任了该班的班主任。为了便于和同学的交流,我把QQ号码留给了学生,很多学生也加我为好友。这学期期中考试结束后,学校安排了家长会。但就在家长会的当天上午,我在QQ上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您好!我是小峰(化名)的爸爸,我近期在外出差,家长会不能参加了。如果有事请打我的电话:139********。”跟着我又收到一条留言:“不好意思,电话留错了,我的电话是139********。”看到这两条留言后,我感到很奇怪。我只把QQ号码给了学生,家长并不知道,还有就是家长知道了的话也没有必要在网上留言,直接打电话给我不是更好。直觉告诉我,这其中一定有问题。我当即找到他家里的电话,马上拨了过去。小峰的妈妈接的电话,当我和她说今天下午有家长会时,他妈妈表示很惊讶。小峰根本没和家长说,也根本没有爸爸去云南出差这回事。看来小峰是想用这种方式逃过家长会。小峰妈妈很生气。我和小峰妈妈说先别动气,我处理这件事。

小峰在班级里是个比较不显眼的男生,学生成绩较差,只和几个爱打篮球的男生关系较好。因为刚接班,我对小峰了解不多。刚接班的时候找他谈话过一次,是因为其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没收了他的手机。这一次期末考试他考得较差,估计是害怕家长的责怪,自己又没有更好的方式面对,所以选择了用撒谎的方式逃避。

 

方案设定

学校正在开展“做学生的知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学习了有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一些有效与学生沟通的方法。面对小峰这件事,我一定不能急于给他下一个不道德的定义,还是要找到他说谎背后的真实原因,进而真正帮助他。我希望通过与他交流的方式,了解他说谎的心理动机,理解他的困扰,帮助他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

 

实施过程

当天课间,当我问及小峰家长会是否有家长来时,小峰说他爸爸在网上给我留言了,但目光一直回避我,但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无所谓的样子。我只是观察,没有当面揭穿他。当天晚上小峰妈妈参加了家长会。第二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下来。小峰见我留下他,一副很硬的架势。还没等我说话,他就不耐烦地先说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不是都知道了么?就这么点事情……”我接着他的话问他:“那你说说是什么事情?”他不做声,似乎在表示抗议。此时的他已经把自己缩在了一个保护壳里了,敌对的情绪十分明显,准备随时应战。其实他的内心是很害怕的,他知道自己撒谎是错的,但有要极力地维护自己的面子。看到他此时的状态,我先从我的感受谈起。我对他说:“当我看到网上留言的时候,我感到很奇怪。当我打电话到你家里证实你爸爸没有出差的时候,我很惊讶。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你用这样的方式和我交流,让我有了一种受欺骗的感受。我在想,我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好。上次手机的事情,我想我已经能理解你的想法,并能尊重你的意见。那这一次问题有出在哪里呢?”此时的小峰低下了头,依然不语,但身体没刚才那么僵硬了。我接着说:“这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事情总有原因,我想你一定也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对老师,一定是有原因。是不是这次考得不好,担心父母责怪,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小峰终于开口说话了:“是我的原因,考得不好不想爸妈知道,他们知道后又会烦我,还要担心我。”小峰能开口说话了,说明他愿意交流了。在他情绪平静了以后,我和他一起分析了他这次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小峰承认自己的这次的做法是错误的,欺骗老师的原因是不想爸妈知道自己的成绩,自己考得不好没法面对他们,想到能逃则逃,瞒过一天算一天,其他的后果没有想过。

作为班主任,我希望他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告诉他欺骗老师的行为不可取,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成绩差的问题,更带来了伤害老师、父母的感情以及损坏自己形象的不良后果。经过交谈,小峰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也能认识到自己逃避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且对我表达了歉意。

本学期,我和小峰有过几次交流,主要针对学习方面。小峰虽然成绩上升还不是很明显,但他的学习态度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我们也成了能相互信任的朋友。

 

反思总结

在处理小峰撒谎这件事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分析他说谎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不轻易给他扣上不道德的帽子。我先从自己的感受谈起,而不是马上进行批评指责。先理解他的情绪,再帮他进行自我分析。这样的方式既能给学生留有尊严,又让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和小峰的家长保持联系,了解他的情绪行为变化,并且希望家长在家里不要指责,更不要反复提及这件事,多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心理想法,并及时疏导。

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希望能够自己做决定。但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往往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想法,及时进行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585;累计访问人数:14557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