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课程

音乐与电脑

作者:学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08-9-17 点击数:2689

音乐与电脑

背景材料:

本选修课的课程目标是尊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更好的引导学生欣赏流行音乐,更好的指导他们制作创作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体分为理论、实践、赏析三部分,赏析后再形成理论、以指导实践……如此循环往复。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三部分的比重也在不断变化。理论是基础、实践是重点,赏析是交流再提高。这三个环节慢慢被学生内化为自学的方式并最终以个人或小组的实践创作为主,通过赏析使兴趣与成就感不断激发,更好地投入接下来的实践,形成螺旋上升。

课程对象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要求对音乐有强烈兴趣,具备一定音乐知识基础和良好的乐感,还要踏实、勤奋、持之以恒。全课学制三个学期,每个学期结束均采取双向选择制,即教师根据平时表现及学习情况列出可续选学生名单和学生表达续选意愿,整体说来人数为递减模式。对实施教师的要求为热爱音乐,熟知大量流行歌曲,掌握一定乐理、作曲、配器法与和声学知识,懂得合成器及相关软件的操作即可。

课程时间除每星期面授两课时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也在不断修改,随时可上传交流。假期里可通过电子邮件上交作品,经修改或提出建议后,再发还学生;可放在网上共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如有必要的话还可组织一次集体面对面评析作品。上课地点也随内容的变换而变换,从电子阅览室的自行制作创作,到音乐教室理论学习,再到音乐活动室的作品赏析;假期集体赏析索性就安排在任课教师家里。

 

案例陈述:

每个月的最后一节课都是作品集体赏析,今天大家照旧来到音乐活动室,各个充满紧张与期待……

同学们一进门就都嚷着:“老师,快听听陈超的!哈哈……”因电脑是按作品名字进行排序的,每次第一个都是陈超,而且他的作品总用些稀奇古怪的乐器,所以大家普遍比较关注。

这时陈超在一旁得意地:“哈哈,这次我可不是第一个了。”原来他在自己名字前加了个“这”,排在倒数第二位了。

“啊!那第一个岂不是我了,不行不行!”

“哈哈哈”,活动室里充满了笑声……(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作品赏析。)

师:“既然同学们如此盼望着听到你的作品,而且也习惯了第一个听到,那就满足大家的愿望吧?”

陈超那得意的神情顿时僵在脸上,“那好吧!”

“哈哈,太好了!”同学们欢呼着。

(每个人首先先讲解个人设计构思)

“我选择的是改编《美丽的神话》为摇滚版”。

听到这,大家又情不自禁爆发出笑声。

“全曲一共用了四轨,分别是:solo\Eg\Eb\Dr,我的特色主要是在打击乐上,除使用了低音鼓、敲鼓边、响弦鼓、通通鼓、边钹、高帽踏钹以外,还使用了沙槌、康加鼓等。另一个特点就是速度的变换,有渐变也有突变。

师:接下来大家就共同欣赏一下陈超的《美丽的神话》摇滚版。

师:听完感觉怎么样啊?(整体印象)

生:哈哈,那个鼓还真疯狂!摇滚十足!

生:这是成龙金喜善的《美丽的神话》吗?完全不像了。

生:很有个性,风格独特。

生:有点太乱了吧!

生:这个变速度怪怪的。

师:好,我们一段一段来分析。(播放前奏)这段怎么样?

生:一上来就很有摇滚的味道。

生:以失真吉他为主旋律,还加了上下滑轮,满好听的。

生:我觉得鼓太重了。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失真吉他是摇滚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开头这段华彩非常漂亮,鼓如果在前奏结束后A段再加进来,一方面这段华彩更加出众而自由,另一方面音乐的层次感也就出来了,不妨可以尝试一下。(肯定并提出修改建议)(同学们频频点头)再听听A段。(继续播放。)

生:没有前奏好听,有点乱。

生:速度忽快忽慢,好像搅带了。

生:不过通通鼓打得很好,灵活多变。

师:是的,鼓机一向是陈超最擅长的,你为什么要如此频繁的变速度呢?

陈超:不同的人对音乐都有独到而多变的见解,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哈里波特一样,随心情形势而变化,我在写的时候也许是处于强烈的兴奋状态吧!发现变速这个功能很好,就在第一次改编的新鲜感的趋势下,走上了不归路!

师:能说明一下你每次速度调整的目的及对主题表达的意义吗?

陈超:(迟疑一下)没想过。

师:大家认为音乐的速度是随意的吗?

生:应该不是的。

师:那大家认为什么是摇滚音乐呢?

生:好多重金属,比较劲暴、比较high的。

生:大概感觉就是那种表达的情感比较另类激烈的那种,有些极端。

生:我觉得是释放激情,把想法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在肢体与音乐上的一种音乐吧。

生:什么是摇滚音乐还真的说不太清楚。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陈超的作品带给我们思考:摇滚音乐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吧。下面再让我们欣赏一首原创作品吧……

 

案例分析:

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努力……这些虽然必要,但过分的把学习强调是任务,是使命,而忽视学习乐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课作为选修课,就是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们的差异和兴趣爱好,学生选课的主动性就能使“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就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只有当知识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的时候,这些知识对他们才有意义,才会变得可以理解。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速度调整的目的及对主题表达的意义的思考,通过关于摇滚音乐特点的讨论,激起了学生进一步探究了解的兴趣。事实证明,第二节课上,大家又交换了对这两个问题的观点和认识,就更加理性、更有深度。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主动发展的建构过程,灌输和机械学习不能因其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应尊重这一规律,引发学生探究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3.由情感性的激发到主动性的参与,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上的独立与自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老师和同学都成为自己的学习伙伴。通过赏析活动,使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得到进一步展示,获得认同感与成就感,并从伙伴们的建议中获得完善作品的灵感和方向;同时通过欣赏他人作品,了解更多方法手段,取其精华,不断提高,那么多充满活力风格各异的作品,虽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足以现在我们创作的潜能,为自己继续学习树立信心。不断挑战自我,证明自我,获得真知,享受快乐。

4.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互助意识,以形成合作学习模式。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学会表述、倾听、询问、赞扬、支持、说服和采纳等。在本课中,通过学生自己表述、困惑与求助,到他人的倾听、肯定与建议,这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合作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交往的需要,更有助于形成学生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的人格、亦师亦友、教学相长、信任鼓励。

师生均示对方为朋友,经常性交换看法,了解思想动态。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无所不在,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弟子不必不如师”已比比皆是,特别是在流行音乐领域。所以教者必须转变观念,脱下长衫,遇到难题,不耻下问,形成双向交流,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的满足,求知欲得到激发。得到充分信任与鼓励他们毕将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反思与启示

这堂课主要是学生们自主的交流与讨论,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做些总结归纳性的工作,而主体完全是学生自己。通过了解,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每个月的赏析课,收获最多的也是这一节课。在课上获得的知识与启发是一个人一个月的自我制作创作所无法学到的,但没有这一个月的过程,又哪来的最后的交流呢?交流过后又是一个月充满信心与期待的伏案制作,而交流中产生的问题又迫不及待的想去进一步了解,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再通过适当的形式将优秀作品在校内甚至区内、市内展示,信心越来越足;再适时机的参加各类大赛,在更高层次交流学习。如此的循环,一个尊重兴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就形成了。现在我的邮箱里经常会受到他们的新作,他们渴望得到我的一点建议;他们彼此也相互交流,交换修改,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尊重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燃起他们进步的火花。给他们充分的鼓励与信任,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张扬个性。其实这恰恰也是学生们也期望的最为理想的学习方式。

但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并不等于完全放任自流,我们还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教育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做科学的引导,不但要追求作品的个性与新颖,还要注重和谐与思想性。我们不要做袖手旁观的看客,而要做课程的领航者,做学生的坚实后盾。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理想的天空里自由飞翔。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339;累计访问人数:1436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