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课程

端午游园,感悟幽幽古情

作者:学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08-9-17 点击数:2638

端午游园,感悟幽幽古情

2006年6月3日杨思中学的操场上,许多同学三五成群聚集在十几二十个展台周围正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有一起包粽子的,有一起玩统体育项目的,有猜灯谜的,有卖传统饰品如香袋中国结等。这就是我校开展的“尊重历史,学习传统”德育课程中的弘扬民族精神端午节纪念屈原系列活动之一。

一、活动设计的背景: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象。我校开展的“尊重历史,学习传统”教育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将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端午节是发源于二千多年以前,深受各地人们认同,承载着多重人文精神内涵的重大节日。开展端午节游园活动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普及有关屈原、传统礼仪等文化知识,学习屈原等人宁死为国、刚正不阿民族精神,感受传统艺术体育带来的美感,体验集体共同创造和欢庆的氛围。

二、活动的过程:

由于游园活动是全校影响较大的活动,因此准备工作尤其要细致周到。在端午节前三星期,团委通过团支书例会要求各班向全班范围宣传端午节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精神,征集能体现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游园主题,一周后进行方案的审核与修改。在两次开会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端午节不就是吃粽子纪念屈原,有什么活动可以做?;也有学生认为这个节日采取游园方式不如戏剧诗朗诵方式宣传好(注:我校就此另有书画比赛和诗歌朗诵的活动)。但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各班级都策划出体现节日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来,其中以三个主题活动的案例最有特色:

案例一:美德名句对答

端午节主要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为国为民坚守清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情操为世人所称道,也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的价值观,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的在民族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留下了多少 “惊天地泣鬼神”诗篇。高二(2)班同学由此精心挑选出两百句同学们熟悉的能体现中华美德的名人名句,请参加游园的同学完成名句或猜出作者。

在现场,有一群男同学走了过来。其中有一位同学很快明白了游戏规则,高声喊到:“不就是背诵吗?我平时最讨厌了。”这时,周围一位戴眼镜的男生凑近了看,嘴里说到:“看一看,看一下,说不定都会呢”,组织游戏的同学立马递上准备好的测试纸。“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是于谦的《石灰吟》!”随着两次连中,同学们的兴致越来越高,连刚才那位准备转身离开的同学也伸长了脖子看起来,还为自己的反应慢而愤愤不平。

由于准备的诗句内容较简单,驻足的同学较多,人群中爆发出激动的高呼引来了更多同学的关注,组织活动的同学也非常卖力,奖品早早就分完了。而过来赶热闹的同学还络绎不绝。

案例二:包粽子

别看这是个很普通的策划,却格外地受欢迎, 特别是女同学。由于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和现代社会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在很多家庭中包粽子已是久违的记忆,甚至于许多学生连包粽子的叶子都不认识,当然更能体验到传统手艺所需要的耐心精巧和情感寄托。高二(4)班的同学在组织这次活动过程中特地请来了家里包粽子的能手李奶奶给同学做示范,还精心准备了加工好的糯米、猪肉人、赤豆等。除了在活动场地显眼位置悬挂写着以粽子为谜底的谜语外,又让四五位同学做场外指导,讲解包粽子的步骤和粽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一些女同学坐下尝试包,一坐就是二十分钟,看着自己笨拙的样子,要不就是米多馅少,要不就是形状怪异,要不就是无法捆扎,她们一方面不断地为自己的错误自我解嘲,一方面感慨李奶奶的手艺精湛,为古人的奇思妙想赞叹不已。

案例三:传统体育游戏

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视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对应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民众。不必具有高水准的文化素质条件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得到较直接的令人愉悦的主体情感的抒发和宣泄。最重要的是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着民族凝聚力的品格。

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风俗习惯,由于诸多原因不可能组织龙舟比赛,高一(12)班的同学就想到了其他的传统体育项目:踢毽子、抽陀螺。为了体现赛龙舟的群体对抗特征,同学们修改了游戏规则,以双人多人配合形式比赛。

看着同学在阳光下挥汗如雨却还要么专注地玩着,男生比力气与判断,女生拼技巧与灵活,青春的真诚与活力感染了观看的每个人。

三、总结反思

以上三组活动仅仅只是这次游园活动中的一小部分,但它们已经很能够说明了游园对学生的进行“尊重历史学习传统”教育的效果。由此我们思考到以下几个问题:

1、            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在一开始就有学生提出端午节做出实践体验活动是否必要可行,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这样做的效果比单一的知识竞赛更好。可以看出在案例一中的几个男生学习认知上是有差异的,且大部分学生并没意识到背诵是理解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方法。在特殊的场合举行开放式的游戏式的知识学习,改变了学生道德认知的途径渠道动力,能帮助学生转换思想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尊重名人尊重知识。在案例二、案例三中学生的快乐也主要来源于体验,因此,游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2、            利用好社会资源,共同配合

在案例二中,我们可喜的发现学生能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寻求家庭的帮助,请来了包粽子的李奶奶,虽然这只是整场活动的极少数。但启示很大。尊重的目标第一条就是正确认识他人与自我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历史的代言人就是生活中优秀的人民百姓,他们是活历史。学会关注身边的“历史”家里的“历史”才能是这一次活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续,还可以做到家校良好的沟通,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整体环境和强大推动力。

3、            游园活动的开放性,使其魅力无限

从参与面、时间与参与程度而言,游园活动无疑较其他形式有更多的优势,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特别是举行主题内涵较丰富的教育时,这种形式能起到无法替代的效果。在操场上的上千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参加到不同形式的游园活动中,可以观看学习到不同类型的知识技能,可以领受到民族传统的博大精深,形成多样的情感体验,这都归功于游园活动的开放性。当然,这种开放性如果不在方案审核期间加以指导和控制的话,就有可能出现活动庸俗化主题重复形式简单等遗憾,这也是我们要注意的。

综合而言,本次端午游园会还是比较成功的。让我们更加相信历史离我们不远,传统触手可及,学生的潜力无穷,只要教师学校要以“尊重”的目光去关注学生,能以“尊重”的规律去影响学生,“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会在无形中感受民族传统的包融,陶冶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910;累计访问人数:143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