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课程

“尊重为特征的行为文化寻访”课程课例

作者:学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08-9-17 点击数:2156

“尊重为特征的行为文化寻访”课程课例

一、背景

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教育不仅仅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道德规则,还必须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或道德智力。教育是促进个人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最为重要的综合力量。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增进、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各项基本权利,把学生看作是享有人格尊严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这是教育增进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基本前提。学会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己。学生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尊重他人,保障自己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尊重是道德领域的思想观念,而尊重的行为是尊重思想的表现形式,在校园内那种行为方式体现着师生、师师、生生之间的尊重呢?这应该是全校师生共同制订的行为标准。因此,在师生中征集具有“尊重”特征的学校生活、课堂教学、课堂学习的行为方式,并将纳入《杨思中学学生发展指南》手册中。

 

二、案例描述

课前班主任及班干部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倡议,强调了本次主题活动的目的、意义,提出了具体要求,说明了具体的操作过程。要求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尊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体现,以及与“尊重”相背离的行为方式,并作好记录,为课堂共同探寻以尊重为特征的行为文化,作好准备。

本节课程序:各小组成员提出自己认为是恰当的行为方式,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整理出本组的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班级同学共同评议;班委会成员记录、整理、定稿;班长宣读本班级同学提出的尊重的行为方式,举手通过。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言积极踊跃:

“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是对老师劳动成果的最好尊重。”

“考试、作业抄袭,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老师辛辛苦苦批改出来的结果都是假的。”

“这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因为你防碍了考试公正。”

“作业要写工整,也是对老师的尊重。”

“自修课上自觉保持安静,是对他人的尊重,以不影响他人为准则。”

“路上遇见老师、同学主动打招呼,微笑相迎互相尊重。”

不仅向学校的老师、同学问好,还要向学校的清洁工、食堂工作人员、物业保安以同样的方式问好。

“与他人发生误会,不要急噪,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妥善解决问题,校园拒绝暴力。”

“与老师发生误会,不要当堂顶撞,课下再沟通。”

“对父母也应该这样,多孝敬、多交流,不要等到要化钱时才想到他们。”

“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尊重知识。”

“多用礼貌用语,文明地待人接物。”

“老师对学生也应该用礼貌用语。”

“自觉维护环境整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这样其实也是尊重我们人类自己。”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各个方面探寻了尊重的行为方式。

三、案例分析

尊重是一种认知、一种文化,它应该通过人的外在行为得以展现,对尊重的行为方式的辨析与认同,由抽象而具体,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提高的过程,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由此而形成的行为准则,必将影响学生的认知。

通过学生自我观察、思考而产生的行为准则,具有极大的认同度,对于各种行为的矫正,学生更愿意接受,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这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度。

 

四、案例反思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个性教育从目的层面上看,它指学生独特天赋潜能的充分实现;从手段层面上看,它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反应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他的才能倾向,性格特点,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实施有差别的教育,使每位学生都达到自己潜能发挥的最高水平。因材施教不仅仅是教学原则,也是教育原则,它符合人的“多元智能”的科学原理,也符合人性多元、文化多样性的实际。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1003;累计访问人数:1436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