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膳食平衡
教时 30分钟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膳食平衡和食物多样化。膳食平衡的好处,以及营养缺乏或过剩都会引起疾病。
教学重点 要保证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就要做到膳食平衡。
教学难点 各种营养素含量搭配比例适宜的、多样化的膳食。合理营养要从平衡膳食中摄取,以避免营养素的过剩或不足。
教学形式 广播
教学内容及过程 所谓膳食是指各种食物组成的主食(米饭、面食)和各种各样的菜肴。我们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素不论是过多或过少,或是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不当,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航天员、飞行员、运动员等特殊职业者,以及某些疾病患者,会有营养师专门为他们安排营养食谱外,普通人不可能,实际上也没必要非常精确的计算各种营养含量成分。但从保护健康和让孩子正常生长发育提供适量营养素出发,必须做到平衡膳食。具体的方法是:每天摄入多品种食物,其中包括粮食(谷物)、动物性食物(肉、禽、鱼、蛋)、奶类、豆与豆制品、蔬菜、水果和油脂。做到食品多样化,粮菜混合,荤素搭配。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可使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得以满足,并有利于促进食欲和对于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学生每天需摄入营养素的量,应根据其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的生理状况、运动量、个体差异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1.什么是平衡膳食
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所以要利用自然界中的多种食物组成营养素完全的膳食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所谓平衡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与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具体的讲,有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1) 能供给足够的热能来满足生活、学习和生长发育的需要,不过也不能过多
2) 能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生长发育、组织修补和更新的需要,在一天的膳食中蛋白质应占12%~15%
3) 能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用以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正常代谢、增进机体健康
4) 能供给各种无机盐,用来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
5) 能供给适量的纤维素,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和预防某些疾病
6) 各种营养素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营养素之间的比例符合生理要求,各餐分配合理,以便充分发挥各种营养素的效能,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之间有一定的比例
为学生编制食谱的要点有: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搭配;限制食盐;少吃甜食;合理用餐。
2.平衡膳食的组成:每天最好要吃300~500克粮食,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喝200~300毫升牛奶,50~100克畜、禽肉类,50克鱼、虾类,一只蛋,50克豆类,300~500克蔬菜和100~200克水果,还要参加适当的运动,让能量摄入与消耗达到平衡。
3. 平衡膳食的重要性:
学龄儿童的发育,在7~10岁时体重增长比较平稳,每年平均增加约2.5公斤。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有两个身体脂肪的细胞数目激增的时期。一是在胎儿30周以后到出生后一周岁,二是在10~13岁的学龄儿童期,这两个时期体重增加很快。如果10岁以后营养不足或热能过剩,就容易出现“豆芽菜”体形和“小胖墩”体形,所以要进行营养学教育,使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懂得如何正确地选择食品。
营养不平衡是学生营养中的普遍问题。因为他们在家里吃什么是受家庭传统的生活饮食习惯制约的。多数学生在家里有意或无意的养成了偏食习惯,大多不能全面平衡地得到每天必需的营养素。我们在营养调查中,发现蛋白质不足或蛋白质量不好,以及维生素和钙、铁缺乏是较普遍的。
4.最后需提醒的是,膳食平衡原则不是刻板的,如果你这一餐或今天某类食品吃得较多,而另一类食品吃得太少,那么,就应在下一餐或下一天予以“拨乱反正”,即已多吃的食物品种要少吃,吃得 太少的要多吃,让体内自行调节平衡。当然,最好是每餐都能做到“平衡”
教学小结:食物要多样;饥饱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搭配;限制食盐,少吃甜食;合理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