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健康园地

结核病的预防

作者:学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08-10-13 点击数:6419

 

课题        结核病的预防

课时        30ˊ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结核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难点    要讲清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肺结核主要的常见症状与其他疾病的区别。

教学重点    共同关注结核病,依法、有效控制结核病,防止蔓延。

教学形式    广播

 

教学内容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每年324日定为“世界防止结核病日。”

及过程      之所以选择324日这一天,是因为1882324日德国著名的医学家科赫向世界宣布,他发现了结核杆菌。

一、   什么是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侵入人体全身器官,但主要侵入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长,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今年324日是第10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依法有效控制结核病,防止蔓延,造福人民。

二、   结核病的传染性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同,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单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传染源”。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繁、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有关。“咳嗽传染”是经科学实验证明的,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尘埃传染”。但这是次要传播方式。所以应当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三、   怎样知道自己患了肺结核?

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咯血,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应及时主动到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做痰结核菌检查、X线胸部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痰结核菌检查。

四、   哪些人容易患结核病?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侵入人体的结核菌数量和毒力,二是人体的抵抗力。以下人群容易患结核病:

儿童、青少年、妊娠或生产后妇女、老年人等人群抵抗力弱;

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结病;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

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等也易发生结核病;

与结核病患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

三、肺结核主要的常见症状:

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此外,即使有了症状,由于肺结核病

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结核病。常见症状有:发热(表现为午后低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胸痛超过3.有上述症状者,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及时到附近医院或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以便及早诊断规则治疗.

六、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沾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型脑膜炎.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继发结核病,”也叫“内源性发病”。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发病。”所以极枳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我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染了结核菌,受感染人数超过4亿,据研究,受结核感染人群中有10%的人发生结核病.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在未来的十年内可能有3000万人发生结核病。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最重的22个国家之一,我国受感染的人数约5亿,患结核病的人数就达600多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约25万人,是各类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

           七、怎样预防结核病?

              结核病是可预可治的: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少年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发现有低热道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教学小结   通过宣传学习,了介和掌握了一些基本预防结核病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病必治,治必彻底。同时亦应提出卫生要求,如劳逸结合,规律生活,合理营养,体育锻炼等以不断增强体质。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268;累计访问人数:3267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