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护河小卫士
——“关爱母亲河,守护杨思浜”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这是位于我们学校东面的亲水后花园,这么美的地方却很少有人去,原来是那发黑发臭的河水使得这样美丽的风景黯然失色。于是2008年3月22日,我们成立了“护河小队”,并就此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关爱母亲河,守护杨思浜”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小组由两位地理老师一位化学老师担任指导教师,6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由团委书记李彦华老师负责,活动资料信息收集小组由科技总辅导员朱谦老师负责。
通过这一阶段检测、取样、分析,我们发现杨思浜的情况不容乐观,其水质属于劣五类,连成为景观河道都不行。世博会场馆均依水而建,水将是世博园区的灵魂载体。与世博规划区比邻的杨思母亲河杨思浜,其水质问题着实会给即将举办的世博会带来一定影响,因此我们要发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团队。
从09三月到四月,护河小队的足迹遍及金苹果花园、海阳路上的杨思港桥、同汾泾以及华城广场等杨思浜沿途的主要地区。利用双休日,我们走上街头,走进社区,通过展板、黑板报、横幅,向居民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听取了居民们的相关意见。
今年暑假,我们又在杨思浜沿途的社区中招募护河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培训,设立固定监测点,定期观测记录,指导更多的人加入到护河行动中来。我们正联系相关部门,对杨思浜沿途的主要污水排放口进行水质检测,查找主要污染源,要求有关部门积极整治,呼吁周边的居民护河、节水。
活动中我们学以致用、绝知躬行。在一次次的拒绝声中,我们越挫越勇;在一次次的挥汗如雨下,我们坚持不懈;当看见自己的辛劳成果时,我们为自己的成长与成熟而感到欢喜与欣慰。我们在长大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生阅历:学会了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为我们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我们的护河活动还在进行着,也许我们的行动只是沧海一粟,但我们始终坚信,这一条涓涓细流,终会汇成明日浦江的胜景。
撰稿: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