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学生发展

紧急疏散逃生演练

作者: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3-11-1 点击数:1020

杨思高级中学师生安全教育及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我国全民国防教育日,也是上海市组织开展人民防空警报试鸣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浦教德[2013]13号文件精神,加强我区中小学的国防民防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民防意识进一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积极开展两纲教育,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进一步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训练师生的安全逃生技能和基本急救技能,当学校发生紧急状况时,全校师生能安全、快速地进行疏散工作,我校特制定进行安全教育及紧急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实地演练。

二、活动领导小组:

总指挥:黄晓中、王树刚   

副总指挥:王燕芳、丁勤 

成  员:胡辉玲、陈慧卿、刘琦

三、活动时间:2013918

四、活动内容:

在开展前期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试听人民防空警报信号,同步组织开展防空防灾人员疏散掩蔽演练。

拟定路线:

北教学楼东侧两个班级从北东楼梯下,西侧两个班级从北西楼梯下;

南教学楼东侧一个班级从南东楼梯下,西侧两个班级从南西楼梯下;

下到一楼后按就近原则直奔操场;

在其他教育场所的师生一律到操场集合。

五、活动工作安排:

1、医疗救护:急救社团总负责:陆懿

2、操场指挥:体育组,总负责:郑旭敏

3、影象收集:朱谦         

4、疏散指挥人员安排:听到警报后必须马上到指定地点待命,负责提醒学生快速、安全撤离

楼层

南东楼梯

南西楼梯

北东楼梯

北西楼梯

二楼

傅明珠、袁宏

赵凤芹

项科、陈凡杰

于振刚、金前英

三楼

王卫兵季黎虹

陈慧卿

李彦华

吴昕隽

四楼

马颖怡

刘琦、李敏

王燕芳

丁勤

 

 

六、活动要求:

    1、教室前后门保持开启状态,每班各排前三桌学生走教室前门,其余走教室后门。在教室的教师应站在教室前门,护送学生安全离开教室并紧随至操场,确保途中安全

2、每班必须严格按指定路线进行有序撤离,一定要避免相向而行。

3如果上课时间,上课老师带本班学生安全有序撤离;如果课间休息时间,班主任迅速到班级组织学生撤离。在办公室内办公的教师立即前往最靠近办公室的楼道口协助学生安全撤离。

4、师生听到警报,不要慌张,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小跑的速度按照拟定的路线进行迅速撤离,避免拥挤、踩踏等现象

5、为模拟活动的真实性,参加演习的师生尽量闭嘴,减少说话,如有烟雾,尽可能地用湿毛巾、口罩、衣物等捂住口鼻,猫腰从楼道撤离。如果出现停电、浓烟等情况造成视线不清,则要手摸墙壁徐徐撤离。

6、在撤离过程中,一定要服从疏散指挥人员指示,按照撤离路线迅速逃出楼外。

7、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服从操场指挥,按升旗仪式队伍在操场集合。

8、到操场后,各班体育委员清点班级人数,教工由校办清点人数,听指挥依次报实到人数及缺席原因。

9、班主任必须利用班会课和早自修时间,让学生熟悉逃生疏散路线和注意事项。

10、校办、年级组长必须告知教工疏散路线及逃生疏散过程中要履行的职责。

民防知识教育

 

什么是防空警报?防空警报就是报知敌方空袭的信号。发放防空警报的目的是使军队和民众有准备地防御敌人的空袭,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保存作战实力和战争潜力。

预先警报信号: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空袭警报信号: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鸣响3分钟为一个周期。

预先警报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预先警报后,应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燃气,熄灭炉火,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线的要求,迅速有序地进入民防工程或指定隐蔽地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应听从有关部门人员的指挥,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空袭警报后,除各行业(单位)必须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外,所有人员应立即就近进入民防工程掩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民防工程时,要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隐蔽。  

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市民听到解除警报后,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当敌空袭造成房屋倒塌、火灾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时,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积极开展自救互救、灭火、抢修等行动,消除空袭后果,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把空袭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

2013.9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2687;累计访问人数:3381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