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如子,德才兼顾
——记胡万春老师事迹
在这个夏意渐浓的春末,我校收到了一面来自2016届高三学生丁同学家长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像一块小小的石子在池水中激起阵阵涟漪,给学校每位师生的内心带来了温暖和感动。
丁同学的生活经历很特殊,固定住宅因父亲的原因早早被转户,文化程度不高的母亲独自一人苦苦支撑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还要应付时常上门讨房的债主。压抑窘困的生活使这个高大俊朗的男孩子变得自卑而内向。
最艰难的时刻在2016年1月到来了,就在春考来临前的十多天,债主强行占据了他家的住房,甚至在门前终日吵闹,丁同学的母亲无奈之余打电话向其班主任胡万春老师求援。胡万春老师在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联系了丁同学,向他建议住到自己家中,在丁同学的婉拒之下,胡万春老师又向其母亲提出:只要学生能安心学习,他可以资助这个贫困的家庭在外租房,这温暖的话语安抚了惊惧的母子,帮助他们积蓄起了面对困境的勇气。
之后胡老师反复嘱咐丁同学,暂时不要回家以免发生意外,同时一再安抚他,只须专注学习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食宿问题一概有老师帮忙解决。这斩钉截铁的承诺在风雨飘摇之际,给了丁同学有力的支持。
春考之后便迎来了寒假,债主仍然不时上门骚扰,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和稳定的学习环境,胡万春老师多次联系其母亲不可以让学生单独在家中,甚至他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约丁同学外出,陪伴他。老师备课,学生复习,这一段温馨而安静的时光无声的融化了丁同学心中的冰雪,他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眼眸渐渐有了光亮。
紧张的高三下半学期,胡老师依然默默的关心着这个命运多舛但自强不息的好学生。他无声的为他垫付餐费,一次又一次同他讨论志愿的填报,他用他并不伟岸身躯为丁同学撑起了一片天空,像父亲一样给他沉默的支持和鼓励,带领他走出过黑暗的甬道,憧憬光明的未来。
火热的六月,收获的七月,丁同学最终被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录取,这是他向往的专业,他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挣脱生活的泥沼,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理想的人生。
丁同学的母亲用稚拙的笔,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四大张的感谢信,送来了“爱生如子,德才兼顾”的锦旗,表达了对胡老师无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我校所有老师在得知这一事件后,无不感慨感动: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坚守一方净土,秉持教育理想,以自己的人格感染他人、塑造他人,这是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力量啊。这是胡老师的个人魅力,也是教师群体的共同形象。
余虽不敏,然余诚矣。我们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我们愿意立足本职工作,用这份微弱的力量给教育天地带来一丝清明和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