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浦东新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
自 评 总 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创建于1997年,是一所浦东新区命名的重点高中。2009年5月学校被正式命名为首批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学校占地面积约65亩,拥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我校现有24个行政班级,878名学生,100位教职工,学历达标率100%。普通话达标98人,有两位教师普通话没有达到标准,达标率98%。目前学校86位教师中,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9人,高级教师27人占教师比例31.4%,35-40岁教师比例占30.2%,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的主力军。
近年来,学校以国家与上海(2010-2020)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为引领,以上海市高中教育改革政策为导向,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立足学校实际,抓住改革契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提出了把“初步建成一所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传播以“尊重”为特征的学校文化,强调师生和谐共进,坚持教育创新实践,涵育人的终身发展”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二、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
(一)、我国从1982年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列入宪法。从1998年起,国务院又将每年的9月份的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纵观世界发展的现状,凡是语言统一程度高的国家,经济的发达程度就越高。因此,抓好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基本国策。
(二)、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学校是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养国民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重点领域,使用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学校的法定义务,是学校依法办学的基本要求。
(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工作是应当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在学校师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素质。学校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四)、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语言文字事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及社会辐射作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
三、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措施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形成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系统。由校长亲自担任语委会主任,德育和教学、行政两位副校长任副主任,形成了党政工团、年级组、教研组齐抓共管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系统。
(二)、规范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
语言文字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校长熟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师训、学生等管理工作之中。普通话列为校内会议用语、课堂用语和交际用语,明确教师备课、板书、批改作业均应书写规范汉字。在职务评聘、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用情况的明确要求。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和工会把语言文字规范纳入对教师、班主任、全体会员的基本要求和考核项目。建立奖惩机制,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环境创建,语言文字工作浸润在校园环境建设之中。
校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标识或标语,学校主页有语言文字工作宣传。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校内公文、文件、网站、宣传信息平台以及名称牌、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汉语拼音使用规范。
从“塑造文学校园,创建书香学校文化”入手,有力地推动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
走进学校的大门,顿时有一种"书香四溢满校园"的感觉。巨石上书法名家书写的"扬善、慎思"的校训,苍劲有力;一株株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校园小径,曲径通幽:名言画卷,墨香飘溢,这就是全校师生共同营造的诗意校园。人文环境、文学殿堂、诗意校园,己成为以"尊重"为特征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窗口。
学校的整体设计与布局不仅考虑了学校文化的美观,还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尊重教育特色,创建富有特色的人文艺术文化环境,让学校的每幢教学楼,每条路,每片园林,每面墙,每个角落都散发出优秀的学校文化。
(四)、氛围营造,利用 “推普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及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 ,利用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宣传推普工作,开展黑板报宣传周专刊评比活动。
(五)、过程渗透,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在学校课程之中,学校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教师自觉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表率;每个学年学校社团课、拓展课和研究型课程都会开出30门左右,30多门课中涉及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课程都有7-10门左右。比如研究型课有“鲁迅小说《呐喊》研读”;“解密《西游记》”等。社团中的辩论社;话剧社;灵岩文学社;广播剧社。通过语文课,社团课、拓展和研究型课的开设,促进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在师生的读书活动当中,几年来坚持在教师中开展读中华经典读书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校训伴我行”的征文、演讲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引导大家阅读经典,在经典中感悟“扬善慎思”校训的真谛。对征文进行了评奖活动,评出的优秀征文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并将优秀征文编辑成了《扬善慎思探索集》取得了非常好效果。
我校学生在《爱的教育》读书活动之中连续多年获得读书征文奖,2015年11月和2016年11月在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组织的上海市第22届、23届《爱的教育》征文中学校荣获了优秀组织奖。渗透在每年高一年级的经典诵读比赛之中,2016年我们在高一年级中举行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诗歌朗读比赛,取得了非常好效果。
通过开展诵读经典等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活动推向深入。
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在教师的培训之中,我们坚持每学年开展区级骨干教师展示课和青年教师岗位能手大赛活动,活动中我们有教案和板书的撰写和评比要求。
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在学生的活动之中,每年校园艺术节迎新演出,学军,学农,成人仪式上我们都组织学生写家信,出黑板报,排演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演出节目,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善和美。
校领导极为重视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在校务会、行政会、教工大会上经常性地强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在升旗仪式上、校班会对师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的宣传。
四、取得的成绩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师生们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日益增强。并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2014年12月在上海《中文自修》杂志社组织“大力神杯”第28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浦东赛区)我校张晓雯等11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
(二)、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2014年“北蔡中学杯”第10届浦东新区古诗文阅读大赛中我校李奕澄等6位同学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
(三)、2014年12月在 浦东新区教育局组织的2014年浦东新区第十届学生艺术节戏剧展演校园剧本专场 活动中我校师生共荣获8项奖项。
(四)、2015年12月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 浦东新区“尚德实验”杯第11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我校刘奕欣、严雨琪李奕澄等3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五)、2015年12月在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的第29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浦东赛区)中我校谈天等9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2015年12月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 浦东新区“傅雷杯”第23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我校王川予等6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六)、 2016年12月在上海《中文自修》杂志社组织的 第30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浦东赛区)中我校王川予同学荣获一等奖
(七)、2016年12月在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的 浦东新区“建平实验中学”杯第12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我校刘奕欣等6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八)、2016年3月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组织的第29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我校张晓雯同学荣获高二年级组一等奖。
(九)、 2015年11月和2016年11月在上海爱的教育研究会组织的上海市第22届、23届《爱的教育》征文中有多名学生荣获征文奖,学校荣获了优秀组织奖。
五、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绝大部分的教师普通话达到了国家标准,但个别教工学习热情不足,原因是一些老同志年龄偏大或多次参加培训、虽然经过了几次测试,但还是有两位教工没有达到国家标准,产生了畏难情绪。
2.如何深入开展经典诵读工作,有待进一步探索。
3.对于语言文字工作应当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在学校师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高师生的文化的修养我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如何将认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行动,落实到各项活动中,还要通过实践来探索。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继续鼓励未达标的教师树立信心,再参加培训、测试争取过关;
2.坚持不懈地努力开展《语言文字法》的宣传工作,逐步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以区语委办开展浦东新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工作为契机,总结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寻找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方向,把语言文字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对师生加强说普通话、用规范字能力的培养。
(三)、努力坚持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相结合,强化教师的语言规范意识。
(四)、继续坚持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继续探索如何语言文字工作应当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在学校师生的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高师生的文化的修养。
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