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德育天地 > 国旗下讲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作者:李彦华     发布时间:2020-11-23 点击数:342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众所周知,这是一场实力悬殊、极不对称的战争。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无法理解:70年前的中国,那个长期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中国,为什么会拥有在朝鲜战场与一个超级大国硬撼的勇气?

    在松骨峰战役中,为了截断南逃美军的退路,38军的113师,14个小时,边打仗边行军,就靠两条腿,顶风冒雪的在山地里走了70多公里。有些战士极度疲惫,就地躺倒,被后面的战友踩醒爬起来继续奔跑,有的战士倒在地上,却再也没有起来。就这样,他们神兵天降般的赶在了全机械化美军前。面对铺天盖地的炮火,没有任何工事可以藏身的战士们只能从这个弹坑跳到那个弹坑来躲避,只要炮火一停息,他们就向冲上来的美军开火,子弹打完了就用手榴弹和刺刀,飞机掷下的汽油弹使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战士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与他们同归于尽。面对松骨峰上志愿军战士的尸体,美军却恐惧得不敢向前,最终绕路而逃。

就这样,我们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用小米加步枪把美国赶出了三八线。抗美援朝体现了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和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这场战争把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空前调动了起来。使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掀起了一波波建设高潮......

虽然我们不能亲临这场战争,但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却可以跨越时空在我们身上得到继承和延续。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其中最关键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世界上有一类人,为着热爱的事物,拼命努力,也许天生资历并不聪慧,也许实现目标的希望渺茫,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他们总是毫无保留的拼尽全力,与迎面而来的困难对抗,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像志愿军战士一样不懈怠,不退缩。学习亦是如此,看到难题就怕了吗?不要再去为什么偏科找理由,应该用刻苦钻研的精神力量弥补先天资历的不足,暂且不谈结果是否是立国之战,人的精神在,志就不会亡,国就不会亡!

     让我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牢记人唯有精神而立,国唯有精神而强。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946;累计访问人数:3267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