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存三天
俞怡扬
绝知来自躬行之后,偶然和并非偶然之间,有着许多冥思的地方。
——题记
我选择时隔一个月将感悟写下,因为此时我记忆犹新的,才是这三天真正赋予我的。我把这三天看成一座城池,一间足够大的教室,一场Party . 期中有一种本领是贯穿始终的——沟通。
沟通绝不是张嘴说话,特别对于学生干部来说,沟通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沟通的对象,时间场合等等都是一门学问。首先,我们都已准备好在陌生的情况下随时跨出每一步,所以来自全市各校的学生干部们显得健谈许多,言语之中透露着轻松。
这便是一种社交能力!但还远远不够…
下午,接到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走进社区。目的很明确,敲开住户的大门,然后想办法进去,和主人聊一个下午的家常,最终目的要让主人留我们共进晚餐。这着实让人不可思议,况且每人身上只允许带7元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决晚餐问题。
我只记得一栋又一栋的楼,我们全部碰壁,甚至有开门放狗的…
终于,用微笑迎接我们的是三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外来民工,这令我很愕然!我们谈了许久,话题转移至了亲情,三个大男孩红了眼睛。我无法去感受家乡的滋味,但看到了他们床头边挂着个自己用铁丝制成的爱心后,我揣摩到了点滴。 可我们队员之间明白,在这里不可能吃到晚餐。于是结束话题后我们便离开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一家“收容”我们的了。于是我们非常默契的作出了一个决定,把每个人的7元钱凑在一起,去超市里买了些东西,再寻路找回那三位民工的处所,无论如何要他们收下。
这样的结果,对于任务一点都不完美,但我却觉得这样的结局很真挚。很简单,我们没有为了吃饭而吃饭,却都已沉浸在过程中,享受我们各自找到的一份诠释。那些珍贵的、隔阂的、已逝的教会我沟通的基础是信任!更教会我若对方对我没有信任时,我将如何选择。放弃、等待、感化… 原来!谈话可以有明确的目的,也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如果存在第3种介质是双方都乐意看到的,尽管这不是当初要的最终结果,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只要双方都乐在其中了,那这样的沟通便是成功的了,师生间,朋友间,对手间亦是如此。
三天中,一直有个名词围绕着我们——“学生领袖”。领袖领袖。就是一件衣服的领口和袖口,也就是最容易弄脏的地方,要做好真的很难,所以我总觉得受之不起。然而,在三天中我触碰到了一种能力的境界——仆人领袖。
清晨起来,我们被要求赤脚走在大地上,与自然有了亲密接触。每踏出一步,心中便若有所思。正当我们还沉浸在思考之中时,我们敬重和敬爱的大使们端来了水,俯下身子准备逐一为我们洗脚。这回真的被震住了!在固执自己洗却被大使微笑拒绝之后,心中几重滋味油然而生。
我一直无法平静心情,但我一直在想。榜样是什么?高高在上?不!!领袖的气质是以一种以最低的姿态去带领良好的作风。与其领导大家做事,不如自己亲为此事,让别人潜移默化中一起去做,在服务中收获成效!待我们洗完后,大家都抢着为大使洗去脚上的尘泥。我想,大使们在无声中做出了仆人领袖的模样!
3天,仓促里夹杂充实。所以我一直很渴望有时间静静的思考和领悟。果然,主办方让我们分散到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夜深人静,只有月光和虫鸣,独自一人静思…
脑海中,天马行空也好,放电影也好,多往深里想一层,就会发现自己又打开某个思想的闸门。我一直在思考光脚走路的情形。最表层的感受是脚底随着地面的不同,时而疼时而痒。我把它理解为坎坷。走过一段后,路边的平坦起来,但脚下的黏附着小石子使得走在平坦路上我感到疼痛加倍,用双脚互相抹去后便好了许多。是啊,假如说石子是我曾经坎坷路上的阴影,面对今后的路途,我首先要做的是抖落它们,面带微笑的走接下去的路。
我又开始思考双脚和鞋子的关系,尤同父母与孩子的那种依赖。然而这一次我离开了鞋子的保护。总有一天会要离开的,总要学会在疼痛中坚强起来。当我完全可以光脚走路时候,我会选择将那双鞋提在手里,我会把那种依赖保持的更加密切和柔和!我接着又想到……
3天!短短的3天有太多的东西可以领悟,如今的我只是略懂了皮毛。我相信,在我不断的学习、工作的生活中我会懂得更多更多……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让我有了这无与伦比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