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
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学校、老师和家长是应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应该多进行沟通,相互增进了解,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老师可能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但是我们的家长中间,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也有卓有成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在家长会上也可以开展交流和相互学习、借鉴。
杨思中学作为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她的进步和发展与每一届学生、家长同学校的共同努力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学校已顺利通过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评审,学校的规划得到市教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校长已被社发局邀请对全区校长进行培训讲座。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面的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中,学校正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研究,提高课堂效益。同时,在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素养教育方面,学校正在开展以尊重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我们认为,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崇德、明礼、遵纪、守法,以“扬善慎思”为行为准则,让学生懂得“尊重”,学会“尊重”,善于“尊重”,成为“扬鸿志、健体魄、善学思”的优秀人才。同时,重点中学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是“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抉择、自我践行、自我反思”的自主能力。而学校以学生为本,积极创造与搭建以学生为中心,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平台。
作为重点中学的学生应该成为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伙伴”。在独立面对生活时做胸怀宽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好标兵”。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好卫士”。每月学校都要在同学中评比产生“文明之星”,评选守纪律、讲卫生、讲礼貌、勤劳动、爱集体、惜时间、崇节俭、讲信用、做好事、进步显著、住宿表现优异等任一方面的文明学生。让每个人都觉得“我能行”,让每个人的道德品行都闪光,对在道德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向学科竞赛取得好成绩一样重奖,在全校表彰、橱窗张挂照片、全校展示,真正落实“做好人”比“读好书”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形成扬正去非的良好校风。
家教资料:
重视与孩子的沟通
今天的孩子,已不是我们孩提时代那样孤陋寡闻的孩子,而我们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的忙碌紧张,较普遍地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和耐心,更缺乏良好技巧和正确方法,这势必使家庭教育的收效大打折扣。
父母只有在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中,才能帮助孩子明确生活目标,坚定生活信念,促进孩子不断地健康茁壮成长。不少家长与孩子只谈学习,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命令口吻说话或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孩子,以惟我独尊的家长自居;还有一些家长自叹无法与孩子沟通交流,只顾忙自己的工作或沉湎于麻将等娱乐。只有近15%的家长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有效沟通,这才是良好交流的前提。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总是固执地依据自己的想法,较少考虑孩子的内心需求,因而改变家庭权力的定位状况,是推进父母与孩子交流沟通的基础。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欣赏鼓励孩子,同时培养孩子具有孝心和爱心,这才是掌握和提高沟通技巧的关键。
在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长们虽然职业不同,文化层次不同,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当然也有失败的教训。
其实每个家庭都面对教育自己孩子的困惑,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光靠各自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一套经验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光靠教师通过家长学校的授课,是不够的。可以通过来自孩子的信息反馈,通过对自己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反思,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和分享,可以重新认识自己的教育方法。
按照传统的观念,教育孩子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在当前,家庭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教育孩子成为千家万户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大教育中,光靠任何一方都无法完成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这里,除了家庭、学校、社区要形成教育合力之外,家庭与家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更需要互帮互助。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每个家庭各有各的优势和弱势,长处和短处。在伴随孩子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家长都面临不同的困惑、矛盾和困难。亲子沟通需要互动平台,据调查,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有耐心与孩子同游戏、同娱乐。即使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由于缺少一个群体作为参照物,对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家长难以找到感觉,也就使家庭教育难以正确定位。在中小学生家庭中造成的亲子沟通不良,主要原因有三:一、缺少沟通话题;二、缺少共同时间;三、缺少沟通平台。家长不仅注重自身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而且还通过向孩子学习,跨越代沟,真心成为孩子的朋友。不少家庭通过这样的学习,亲子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饭后茶余亲子之间的共同话题多了。而每一项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的结果,到哪里去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家长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们也会积极向父母献计献策,父母与子女之间充溢着浓浓亲情,孩子之间的友情也更加融洽、民主、平等,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情感纽带。
作者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