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科技教育 > 科技实践

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字媒体创新教育科技实践活动总结

作者:科技教育     发布时间:2008-9-26 点击数:6390

 

数字媒体制作教育是集科技、艺术和文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教育,也是现代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整体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我校从2005年开始选择“面向全体学生的数字媒体制作教育”为我校三年科技教育实践活动项目。

 

一、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科技、艺术和文学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4、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验、示范内容

 

二、课程设置

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学生社团加强数字媒体教育内容。

首先,我校在“信息科技”基础性必修课程中信息科技教师渗透和强化数字媒体教育,在教学中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上海市“复兴杯”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以确保普及面。

其次,在高一和高二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内开设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图像处理“CAD制图“VB编程“DV制作电脑音乐制作几何画板、等数字媒体课程,并开展与这些课程有关的课题研究。在智能机械和机器人课程中也渗透媒体技术,如学生制作了音乐指挥机器人等。

学生社团设有脑筋时代(电脑社团)、“PC home”荧屏公社DV社团)、“RGP游戏编制社博客社团、“电子杂志《原味青春》”、“《杨思园》电子校报”等数字媒体类社团。

 

三、主要措施

1、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科技总辅导朱谦、计算机教研组长张颖、高一年级组长王韵,为活动领导小组成员。

2、为了加强课程建设,还自编了部分媒体科技类校本教材。在计算机操作教学的基础上,还加强媒体艺术、媒体编剧、媒体创意等综合性知识的教学。在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评估时专家们认为:其中“影视音乐创作”、“媒体艺术理论”、“影视编剧”、“ARM机器人”是其它中小学没有的特色内容。

3、加强对学生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学生社团的考勤和多元考核,学生可以自选,考核的内容,可以是写一篇与数字媒体有关的文学、艺术、技术小论文,也可以是一个电子作品,对于区级以上竞赛获奖者可以免考。每周一课时为一学分记入学籍档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4、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其它学科的学习与科技实践活动中去,如:学生开展的“从鲨鱼卵的孵化看海洋生态保护”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建立了专题BBS论坛来讨论相关问题,邱佳其等同学帮助老师建立学科网站。

5、数字媒体创新教育带动了其它学科的素质教育,学校电视台“快乐英语”节目主持人刘文婷同学把自己主持的节目制作成光盘,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举办电视主持人评比,成为上海唯一获得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主持人奖的学生。

6、数字媒体创新教育带动了其它科技创新教育,徐玮婷同学发明利用编辑音频的非线性工作站进行建筑声学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

7、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社区的科普宣传,参加了浦东新区三林镇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三林镇科普活动展览,在三林镇恒大广场展出学生创作的数字媒体作品,向社区居民介绍数字媒体技术,展出科技展板十块。

2007上海电子艺术节,我校有70位学生参加了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数字艺术 魔幻瞬间展览“志愿者”活动,承担了展览会的接待和作品讲解工作。

8、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我校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数字媒体制作创新教育,学校制作电脑音乐缺少音乐制作数字键盘,我们就和上海飞烁电子音乐制作公司联系,邀请飞烁电子音乐制作公司的老师为学生讲课,借用公司的电子音乐教室和录音棚。

9、结合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为全体教师开设了《多媒体艺术与课程设计》、《Flash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门校本培训课程,以提高全体教师数字媒体制作理论水平,并记入教师的240培训学分。

10、加强数字媒体制作创新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已经有两篇论文在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11、加强国际交流,把国外的先进的媒体制作教育经验介绍到我国,如:参加“2007中国儿童电影国际论坛”,再如朱谦的论文《韩国中小学电视教育简介》在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四、对外辐射

学生的数字媒体作品在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节、浦东新区科技节及代表浦东新区中小学参加在上海展览馆举办的“上海市中小学电脑作品展”。

我校还帮助浦东新区少科站组织在我校举办的“第四教育署杯浦东新区青少年体育摄像竞赛”。朱谦老师在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为“影视教研组”老师介绍我校影视音乐制作教育。20077月应教育部邀请,朱谦老师在教育部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教育信息化论坛上介绍我校“数字媒体创新教育”。教育部专家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张际平教授,对朱谦老师的发言作了点评。

 

五、媒体报道

《学生计算机世界》报以“软硬兼施打造信息化校园——记杨思中学信息化教学”介绍了我校数字媒体创新教育成果。

 

六、主要成果

1、三年以来学生数字媒体作品参加全国性各类信息科技竞赛共获得奖项30个,参加上海市各类信息科技竞赛共获得奖项117个,其中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图像处理”、“CAD制图”、“程序设计“DV”、“数码摄影”、“影视音乐制作”等都获得过上海市一等奖以上奖项。32人次获得“青少年信息学工程师”和“青少年摄像师”证书。DV作品《汗的洗礼》由南京音像出版社出版。

2、我校“脑晶时代”(电脑社团)、被评为浦东新区最佳形象社团、“博客社团”被评为浦东新区优秀班级博客,我校被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等评为“上海市影视教育特色学校”。荧屏公社DV社团)被中国教育电视协会评为“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我校也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

3、近三年内我校已有十多名学生作为媒体艺术特长学生考入高等院校。

 

 

上海市杨思中学信息资源处 

上海市杨思中学学生会社团部

20081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2343;累计访问人数:3266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