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

跳过导航链接。

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教师任职情况考评指标说明

作者:杨思     发布时间:2012-10-8 点击数:1398

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教师任职情况考评指标说明

序号

1

一级指标名称

2

二级指标名称

二级指标所

包含的内容

参照标准

政治态度

1

政治态度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态度。

3)对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认识与实践。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努力学习并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坚定地执行四项基本原则,反对错误言行,抵制思想腐蚀,善于用正确的政治观点教育学生。

3)坚决拥护改革开放方针,在教育岗位上满腔热情地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做出贡献。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正确的政治观点教育学生。

3)拥护改革开放方针,能在教育岗位上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努力工作。

师德修养

2

师德修养

1)事业心、履行职责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2)教书育人,对学生关心、爱护的程度。

3)民主作风,协作精神和全局观。

4)品德言行的表率作用。

1)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积极认真履行职责,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

2)自觉教书育人,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3)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善于团结协作,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具有全局观。

4)道德高尚,严于律己,品德言行堪为师生表率。

1)能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2)了解,爱护学生,执行教育方针,教书育人。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相互配合,能服从组织安排。

4)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以身作则。

 

学识水平与业务进修

3

教育理论

1)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程度。

2)本学科教学法的掌握程度。

1)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恰当地运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科研工作。较全面地掌握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能正确地运用于指导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2)系统掌握本学科教学法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于教学工作。

1)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能注意运用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之中。

2)具有本学科教学法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于教学工作。

4

专业知识

1)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1)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处理教材和能恰当地用于指导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2)具有一定广度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能恰当地融入本学科教学之中。

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正确地分析处理教材。

2)对密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一般的了解。

5

业务进修

1)按照《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完成进修任务的情况与成绩。

2)个人自学进修情况与成绩。

1)按照《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如期完成除学历达标外的进修任务,成绩优良,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

2)能坚持有计划地自学进修,使自己的教育理论、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按照《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如期完成除学历达标外的进修任务,成绩合格。

教育工作A

班主任用

6

班级组织和管理

1)培养干部,组织班机集体的情况。

2)教育学生贯彻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的情况。

3)观察、分析、研究、评价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情况。

1)能结合班级实际,精心培养干部,热心有效指导干部开展团队和班级活动,逐步形成班级核心。

2)能按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切实教育学生贯彻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认真检查和总结,并全面做好学校规定的班级常规工作和常规管理过程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3)全面观察、深入了解、正确评价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善于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政治思想教育,认真做好培养、教育、转化个别学生的工作,恰当处理偶发事件。

1)能注意干部的培养,也能帮助、指导干部开展团队、班级活动。

2)能按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教育学生贯彻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能完成学校规定的班级常规工作。

3)能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状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努力做好培养、教育、转化个别学生的工作,认真处理偶发事件。

7

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1)班会和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开展的情况和效果。

2)组织学生参加劳动、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及其效果。

1)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并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班会和主题教育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得到同行和领导好评。

2)认真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劳动、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并达到预期效果。

1)能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班会和主题活动。

2)能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劳动、集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8

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

1)协调各科的教学、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负担。

2)与家长联系,指导与推动家庭教育。

3)恰当运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

1)能经常地与科任教师联系,研究对学生的教育,努力协调各科的教学、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负担。

2)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研究教育方法,指导与推动家庭教育,得到学生和家长好评。

3)能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依靠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1)能与科任教师联系,注意协调各科的教学、教育工作和学生的负担。

2)定期与家长联系,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育方法。

3)能取得社会力量的配合,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9

班级教育效果

1)班级核心、班级集体的形成情况。

2)班级学风、班风的形成及其变化情况。

3)班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和个别学生的转变情况。

1)逐步培养出一支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互助、有独立工作能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形成班级核心,班级已形成奋发向上的集体。

2)班级已形成良好学风、班风,或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进步,班级获校级及以上的集体荣誉称号。

3)班级学上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在教育和转变个别学生方面取得成效,大多数学生的自治、自理和自我的教育能力有提高。

1)班级干部队伍逐步形成,班级集体初步形成,或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2)班级学生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尊师守纪方面有一定提高。

3)班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提高,个别学生有一定转变。

10

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与效果

1)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学科行为习惯的培养。

3)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效果。

1)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善于根据学科特点,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2)能有机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学科行为习惯的培养。

3)在教学中所教班级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学习动机、兴趣及意志有良好的发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师生感情融洽。

1)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能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2)能结合教学活动,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教学中所教班级的学生能遵守课堂纪律,大部分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师生感情较为融洽。

教育工作B类科任教师用

6’

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1)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的情况。

2)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情况。

1)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善于根据学科特点,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充分挖掘教材和活动内容的思想性,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2)根据学科特点,善于结合课内为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

1)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能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2)根据学科特点,注意结合课内外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7’

常规教育与管理

1)教育学生贯彻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行为习惯。

3)配合学校和所教班级的教育工作。

1)善于根据德育大纲要求,针对学生在贯彻学生守则和学生行为规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热心地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教育。

2)善于结合教学活动,一贯严格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3)十分关心、积极配合学校和所教班级的教育工作,经常与班主任联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思想心理状况,主动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

1)能根据德育大纲要求,针对学生在贯彻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

2)能结合教学活动,虽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习惯的培养。

3)能与班主任保持联系,关心学校和所教班级的教育工作,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

8’

教育效果

1)课堂纪律。

2)学科行为习惯。

3)师生关系。

1)在教学中所教班级的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2)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学习动机、兴趣及意志有良好的发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3)师生感情融洽。

1)教学中所教班级的学生能遵守课堂纪律。

2)大部分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

2)师生关系较为和谐。

9’

班主任工作的经历、能力与效果

1)曾经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和年限。

2)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与效果。

1)曾任班主任十年及以上,成绩明显,所任班级多次获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或任班主任五年及以上,成绩显著,所任班级获区、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2)在班级管理、组织教育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等方面的能力强,经验丰富。

1)曾任班主任五年及以上,成绩较好,或担任班主任虽不到五年,但成绩显著,所任班级多次获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2)能完成学校规定的班级管理、组织教育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等,胜任班主任工作。

教学工作

11

课堂教学

1)教学目的内容。

2)教学过程方法。

3)教学基本素养。

4)教学即时效果。

1)目的明确,要求具体适度,内容正确,密度容量恰当,有机结合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2)教学环节紧凑,节奏适度,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运用符合内容需要、学科特点、学生实际。

3)教学条理清楚,调控应变能力强;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生动,讲普通话;演示操作熟练、正确,板书清楚、规范,设计合理。

4)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双基落实,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活动面广,正确率高。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讲解清楚,注意方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12

备课作业与考察

1)备课与课前准备。

2)作业设计与讲评。

3)成绩考查与分析。

1)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学习实际,认真备课,备课质量好,课前准备充分。

2)善于设计作业、精选习题,学生作业负担合理、适当,能运用作也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学。

3)善于运用考试考查,正确评价学生,对不同目的的测试能科学地进行命题,能正确分析所教班级的质量,及时评讲与改进教学。

1)认真备课和做好课前准备,教案符合基本要求。

2)认真设计作业和选择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学生作业负担适当,注意运用作业反馈信息,改进教学。

3)独立命题,进行质量分析,注意改进教学。

13

课外活动与辅导

1)组织开展课外活动、开设专题讲座的情况与效果。

2)辅导学生自学,对个别学生辅导的情况与效果。

1)能根据学科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活动质量高,在扩大知识面,发展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或能独立开设专题讲座,编写有关资料。

2)采用多种方法激励、指导学生自学,积极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在指导优秀学生、转变后进学生方面有明显效果。

1)能组织辅导学生定期开展课外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2)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指导优秀学生、转变后进学生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4

教学效果

1)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智力发展的情况。

2)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

1)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智力得到良好发展。

2)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考试成绩有明显提高。

1)多数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治理有所发展。

2)学生学习成绩基本稳定,及格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教育教学研究与教育研究

15

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与工作

1)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情况。

2)承担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情况。

1)在教研活动中积极、主动,其组织、指导和骨干作用,有较强的信息意识、群体意识和探索意识。

2)能积极、主动、负责、有效地完成教研工作,并在公开课中起指导和评估的作用。

1)能坚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有学习提高的意识。

2)能完成组织交给的教研工作。

16

教育专题课题研究与成果

1)教育专题研究情况。

2)教育科研的意识、能力和课题研究的情况。

3)教育专题、课题研究的成果。

1)承担教育专题研究,其主持或骨干的作用。

2)教育教学中的科研意识强,掌握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承担过课题研究,并获区、县级及以上等地奖;或正承担区、县级及以上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3)教育专题、课题研究的成果:

A.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在区、县级及以上专业会议上交流或在区、县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B.教材、讲义在区、县级及以上范围交流使用,专业论文在区、县级及以上刊物或专业会议上发表或交流。

C.教具、学具等在区、县级及以上获等第奖。

D.教育教学论文在区、县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

E.教育科研成果获区、县级及以上等第奖。

(第三条种具备E项,或具备A项同时具备B项、C项、D项中的一项。)

1)能参与或在他人指导下尝试进行一些教育专题研究。

2)由教育科研的意识,或能在他人指导下尝试参与一些课题研究。

3)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有一定质量,能恰当地反映自己的教学情况,能找出自己成功和不足之处,能给自己提出切实的努力方向。

培养、指导教师

17

培养、指导教师

培养、指导教师。

能培养教师做好教育(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做到有确定的培养对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培养步骤和途径、有恰当的考核内容和方法,并取得明显效果。

或对相对确定的对象能在教育或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指导,具有较强的咨询答疑能力,取得明显效果。

能指导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工作负荷

18

工作数量

教育教学工作量及学校规定的其他工作量。

能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课时量及指导课外活动工作量。

能完成学校安排的班主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培养指导教师、教科研等工作。

能完成学校规定的其他工作。

基本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工作量,或虽未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工作量,但学校承认其有合理原因而予以批准。

19

出勤情况

出勤情况。

模范遵守学校有关教育教学教学工作、政治业务学习、教研活动、进修等出勤制度。

能遵守学校规定的出勤制度,事假全学期不超过五天,或事假虽超过五天,但学校承认其有特殊情况需要照顾而予以批准的。病假全学年不超过二分之一。

重要提示:

l      政治态度与师德修养是考评教师任职情况的基本条件,因此这两项指标考评结果的等级均应为中及以上。如其中任何一项是差,应认为不符合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l      “政治态度”一项是定性考核,所以这里填写的KP代码只能为:10741其他各项均可填写1-10的正整数。

特别说明:

本指标说明系参照《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任职情况考评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体系》。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2677;累计访问人数:3266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