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高级中学2011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按照区教育局、教育署、语委办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严格执行语言文字的法规和标准,在校内自上而下地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管理,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师生普通话应用水平,进一步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2011年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度健全、管理完善
(一)认真贯彻语言文字工作要求
1、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培养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我们认为语言文字工作不是单独进行的工作,而是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好的活动中渗透语言文字工作,学校努力把推广普及普通话作为落实二期课改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了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2、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把学校语言文字工和以及对每位教师用语用字规范的考核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形成相关制度。每个学期学校都在校务会议、校行政会议上研究语言文字工作,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计划中,并在教师会议上反复强调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语言文字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纳入师生考评、考核工作。
为了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用语,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学校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师生日常考评、考核中。在教学管理中,学校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工作,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板书规范准确,并将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列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
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考核主要体现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和五星级班级考核中,学校明确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都要使用普通话。
(二)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常规工作管理
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语言文字工作网络。由校长担任组长。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总体规划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具体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形成齐抓共管,高效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创设氛围、提升素质
(一)推广普通话
学校以语文教学为主阵地,发挥语文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强对学生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每学期团学联和语文教研组组织学生开展作文比赛、阅读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并推选取各班的团支部宣传委员担任推普委员、经常督促同学们自觉使用普通话。通过班级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演讲比赛等多种渠道推广普通话。
(二)严格使用规范字
我校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规范汉字,板书工整,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备课、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编制试卷等都要使用规范字。要求学生学习规范汉字,能正确识别、书写常用汉字,作业、考卷卷面杜绝不规范用字。
教务处经常检查教师备课、上课板书使用规范汉字情况。不定期对学校公共场所及各部门、各班语言文字工作环境(各种标牌、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站、校刊等印刷品)进行用字规范检查,取得较好的成效。
(三)2011年下半年,在高一年级开设了语文阅读课,由专职教师教授。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指导学生用演讲的形式进行国旗下讲话。这两项活动创新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形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多渠道开展“推普”
1、积极开展“推普”活动。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推普周活动,校领导在师生会议上都对第14届推普周活动进行了宣传。校园中悬挂宣传横幅,各个班级出了黑板报进行宣传。组织高一高二各班宣传委员一行20人,在校团委书记李彦华老师的组织下,来到杨南二居社区,向居民们进行“推普周”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让居民能更深的意识到讲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世博会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2、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各项有关针对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活动。积极参加浦东新区2011年“魅力汉语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师雨夕痛同学获高中组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