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暂存停用 > 文明创建 > 教学改革

文明创建

跳过导航链接。

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作者:杨思     发布时间:2012-10-9 点击数:1487

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为指导,认真总结几年来的各项工作,深入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整改、整合、提速、提高为发展目标,依托教研组和备课组,继续深化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和两类课程的校本化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管理新举措,促进教学效能的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

1、管理队伍建设:

1)组织好每两周一次和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定期召开部门工作例会。

2)教研组活动要坚持以课题研究为主题的主题研讨活动,以课题为引领,以点带面,在教研组内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和实践研究课的展示活动,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以此形成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

3)制定落实部门工作行事历、教研组、备课组的学期工作计划,做到工作有目标、有主题、有重点、重实效。

4)教务处与教研组长一起深入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加强对各个教研组的工作指导。依托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组织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岗位能手的各项比赛工作,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毕业班及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工作:

1)深化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从备教材向备考纲过渡,积极发挥和调动备课组的团队合作能力,把握考试方向,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2)组织好月考及相应的质量分析会,做到月考有的放矢,落实到位、评价科学、反馈及时。

3)教务处及教研组长定期深入高三各个班级进行听课活动。

4开展落实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导会制度,协调落实重点学生的薄弱学科辅导工作。

5)进一步加强艺体生、“特殊”学生的管理,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不同层面学生学习状况。

6)学期初落实好自主招生考试的动员、宣传和报名工作。

7)完成日常的毕业班体检、英语口试、高考志愿填报、考生信息核对等各项常规工作。

3、课程与教学:

1)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学科基础课程校本化的工作;以学生发展为本,逐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升学生良好的心里品质,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2)以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修订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两类课程的校本化的实施工作,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以《XX学科高中生学科优良学习行为及心理品质养成教育》课题推广为切入点,教研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多变量课堂教学环节理论应用的实践推广工作,由教研组申报研讨课题,学校利用录播教室,组织开展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做到每个备课组都有1-2节组内实践推广研讨课,以点带面,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以“规范教学、有效教学”作为研究型、拓展型课程学期工作目标,加强课程的日常监控、考核,提高课程的质量,力求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推出1-2门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课程,力争形成符合学生需求的几门有特色的研究性校本课程。

5)组织进行第四届“读书节”活动,巩固深化语文阅读课的成果,为学生搭建展示和发展平台。

6)举行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岗位能手各项比赛。

7)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继续加强日常教学秩序和教学五环节的检查、落实和反馈,修订相应管理制度。

8)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教评、月考质量分析、推门听课等途径继续做好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的研究。

9)做好各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4、教务工作:

1)完成日常教学的各项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日常请假、调课、文印、教材征订发放工作。

2)本学期重点完成高考、会考和各级各类的考务工作,确保顺利进行。

3)做好日常的资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4)落实专用教室的管理、使用和安排。

5)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

6)加强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

三、重点推进工作

1、做好毕业班工作的管理和服务。

2确保各个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组织和落实。

3、以课题推广和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为抓手,聚焦课堂、促教师专业发展。

4、青年教师教学岗位能手的各项比赛、教研组教学研讨课的展示、第四届读书节活动。

5招生工作。

 

 

 

 

杨思高级中学教务处

201225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沪公网安备31011502100213号
当前在线人数:2219;累计访问人数:32667320